智聯招聘郭盛給熱血創業青年的“一盆冷水”
大學生創業?別做追風口的那頭豬
自李克強總理到北京創業大街喝了杯咖啡,創業之風即刻吹到了校園。據智聯招聘新發布的2015畢業生就業力報告顯示,今年有6.3%的畢業生有了創業的意愿,并且一部分已經在創業的路上。相比2014年的3.2%,增長了將近一倍。同時,國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業扶植政策,如青年創業基金、中小微企業扶持基金等。
但從2014年全球創業活躍指數排名來看,我國創業活躍指數為18%,在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業人群中排在22位,屬于活躍的國家。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
創業成功從就業開始
近日,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辦的“就業有位來—史上最牛校園招聘會”上,智聯招聘CEO郭盛表示:盡管世界排名在22位,但中國年輕人創業的增速是最快的。在一個全民創業的時代,很多人覺得就業是loser干的事兒,但我提醒大家,大多數創業成功的人都是從就業開始的,選擇就業并不意味著要放棄理想,而是為創業打下基礎——創業和就業并不矛盾。反之,大學生盲目創業容易“死在沙灘上”,上不了岸。建議大學生通過工作先了解商業、了解需求、積累經驗之后再創業。
藝術生遭瘋搶,創造力被認可
而在就業的畢業生群體中,智聯招聘數據顯示,藝術類學生獲得offer的幾率超過50%,超越排名第二的工學及第三的醫學畢業生。郭盛認為,雖然從總體看,理工生仍然是香餑餑,但互聯網時代帶來的視覺化需要日益增加,以及企業、社會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創造力需求,使得想象力更為豐富,創作型的人才會得到企業的青睞。
互聯網不重要,重要的是“+”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15年大學畢業生最向往的就業行業是互聯網。但郭盛提醒年輕人,“如果把目光僅僅投向互聯網,也許方向就錯了?;ヂ摼W是個“風口”,但當你擠進這個行業的時候“風”已經過去了。還好我們有“互聯網+”,這是一個更為開放的機會。而互聯網+更多需要大量的傳統行業人才,如金融、醫療、汽車等等。如果只了解互聯網,在整個行業當中只是浮在上面的一層?;ヂ摼W正在向更垂直、更深入的方向發展,年輕人只有了解了“+”,才能輕易的進入互聯網這個‘風口’。
“就業有位來”公益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由央視新聞人白巖松發起。在智聯招聘、央視新聞頻道的共同努力下,累計共有39174萬家企業通過“就業有位來”公益平臺發布了102萬個工作崗位,242多萬大學生通過“就業有位來”投遞了簡歷。并在全國20個城市開展了54場應屆生招聘活動。此次活動不僅僅幫助畢業生找到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還針對初入職場的大學生、菜鳥求職者面試經驗匱乏的普遍特點,專門設計了模擬面試場景。此外,還通過實習崗位給大二、大三的學生一個提前進入職場的實習機會。
熱門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