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布十大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
近日,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首次發布該市10大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并從中提煉出10個勞動爭議風險防范點。 這10大案例是從全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系統審結的6萬余件案例中,經過分析、整理選出的最易出現且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都十分關注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市年均處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6.3萬余件,結案率均在95%以上。
今年正值 《勞動法》 實施20周年,發布十大勞動爭議典型案例是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系統加強預防勞動爭議、宣傳勞動法律法規的一次集中行動。
指導規范用工行為防范十個風險點
據了解,北京市公布的10個勞動人事爭議典型案例涉及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確認勞動關系、工傷待遇賠償等常見卻不易把握的勞動爭議。針對這些案例,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提煉出10個風險點,可以同時提供給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指導、規范用工行為,幫助雙方有效預防和及時化解勞動爭議。 這10個風險預防點主要內容包括: 一是離職手續未辦完, 應照發勞動者工資; 二是不繳社保費, 勞動者雖自愿但企業仍違法; 三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改變, 雙方協商不一致的, 企業可解除勞動合同;四是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也不能讓勞動者隨便走人; 五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達成一致意見,雙方就應履行; 六是同事證言可作為確認勞動關系依據; 七是因勞動者違紀而解除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5項證據缺一不可; 八是勞務派遣職工遭遇工傷, 用人單位和用工單位都有賠償責任; 九是女職工產檢、 產假期間的工資應照發; 十是勞動者加班應注意保留證據。
勞動報酬案件占半數農民工占半數以上
據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有關人士介紹,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轉型, 勞動關系日益復雜,勞動關系主體及其利益訴求越來越多元化,北京市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始終保持高位運行。 近5年,北京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31.55萬件,涉及勞動者31.55萬人。 僅2014年, 全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6.34余萬件,其中集體爭議3181件, 涉及勞動者2.27萬人。勞動爭議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百姓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
目前,北京市勞動爭議案件類型主要集中在勞動報酬、經濟補償和賠償方面,涉及勞動報酬的約占54.75%,涉及經濟補償和賠償的約占27.78%,其他約17.47%。89%的勞動爭議發生在非公內資企業中。尤其是2014年,小規模集體爭議相對頻發,勞動者中57%為農民工,占到一半以上。
仲裁案件調解率達50%基層調解組織調解率65%
勞動爭議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重要渠道,勞動者或用人單位如果選擇法律渠道解決勞動爭議,必須先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 這是我國法律規定的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前置必經程序。 據了解,針對勞動爭議多發、 案情日益復雜、 雙方矛盾加劇等狀況, 北京市不斷加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效能建設,在朝陽、海淀、順義等12個區縣建立了仲裁院,充實了仲裁員隊伍,改善了服務環境,提高了辦案效率。近年來,全市調解仲裁系統案件調解率為50%,每年有2/3的案件在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徹底解決。
同時,北京市還注重加強源頭上預防和調解勞動爭議工作,不斷推進企業調解組織建設。加強與市工商聯協調合作, 指導住宅房地產商會、 新浪微博等51家非公企業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 加大街道、鄉鎮調解組織建設,建立人社局與街鄉對接服務機制, 由仲裁員定期到對接服務的街鄉調解組織指導調解工作;充分發揮6方聯動調解勞動爭議機制作用;舉辦全市性的各類調解組織調解員培訓,提升基層調解組織預防化解勞動爭議能力。2014年,全市各類調解組織共調解案件1.5萬件,調解成功率達65%。
熱門資訊









